《何謂中華、何謂漢》:「漢人」是從五胡十六國開始使用的,且在當時蘊含侮蔑意味

文:後藤多聞(ごとうたもん)

「漢」,何謂何謂漢漢胡國又是中華什麼呢?

作為前提,我首先想提提「漢」、人從「中華」、開始「中國」這幾個詞彙。使用

「中國」自古以來,且當時就一直為人所使用。蘊含意味比方說一九六三年,侮蔑在今天中國陝西省西安以西、何謂何謂漢漢胡國黃河支流渭水流域的中華寶雞市出土,西周時代(西元前一○二七—七七一)的人從青銅器「何尊」上,就刻有「宅茲中國」(定居於中國)字樣。開始孔子(西元前五五二—四七九)彙整的使用詩集《詩經》,也有一段有名的且當時句子:「惠此中國、以綏四方。蘊含意味」(大雅・民勞)在前漢(西漢)時代,司馬遷(西元前一四五?—八七?)的《史記》中,也有這樣的記載:

繆公怪之,問曰:「中國以詩書禮樂法度為政,然尚時亂,今戎夷無此,何以為治,不亦難乎?」(《史記》本紀五・秦本紀)

「繆公」就是西元前六世紀、春秋時代的秦國第九代國王穆公,也是司馬遷所說的「春秋五霸」之一。這段話是他向戎王使者提出的問題,在這裡,「中國」可以解釋成共享詩書禮樂法度的各國,也就是春秋時代爭相並起的所有國度。

同時,這裡所謂的「中國」也是指「中央之國」,亦即從地理來看位於中央的國度,是和「四夷、夷狄」相對的詞彙,因此當然不是近代的國家概念。這塊領域指的是扣除邊境的中央地區,也就是黃河中游,和「中原」可以說是同義。不只如此,在《左傳》裡,也可以看見「和諸戎狄,以正諸華」(襄公十一年)的字句。這裡的「華」,指的是和戎狄對峙的世界,也就是中原世界、中夏——以後來的漢人為中心所構成的世界。《左傳》是解說孔子編纂的史書《春秋》的作品,一般公認是在西元前四世紀完成其原型。

除此之外,也有「華夏」這樣的稱呼。據白川靜《字通》所述,華即是花,是一種美稱;夏則是頭戴舞冠、儀容端整的舞者模樣——也就是在神廟之前呈現舞蹈。後漢(東漢)時代完成的最古老漢字辭典《說文解字》(許慎撰),就說「夏,中國之人也」。「夏」這個名詞,既是中國最古老王朝的名字,同時也被當成「中國」的代名詞。

「中國人民」這個詞的來歷也很悠久,在西元前一世紀、司馬遷的《史記》中就可以看見:

……皆中國人民所喜好。謠俗被服飲食,奉生送死之具也。(《史記》列傳六十九・貨殖列傳)

在上述的時代,「中華」還沒有登場。

「中華」是「中」與「華」兩字合成起來的語彙。中指的是「中央」,華則是輝煌燦爛,或者「文化盛行的土地」(《廣漢和辭典》,諸橋轍次等編),原本並沒有指涉任何民族、或是特定場所之意;換言之,它的內涵其實是很空洞的。

皇帝自己使用「中華」這個詞的時間相當晚,大概要到七世紀中葉。使用這個詞的人,是公認史上最優秀的皇帝——唐朝的第二任皇帝,太宗李世民。

自古以來,皇帝就算平定了中夏,也無法使戎狄臣服。但太宗在逝世兩年前,也就是貞觀二十一年(六四七),舉出了五個理由,認為自己已經達成這個任務。其中的第五個理由是:

自古皆貴中華,賤夷、狄,朕獨愛之如一,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。(司馬光撰,《資治通鑑》卷一九八,貞觀二十一年五月)

這段話的出處是來自《資治通鑑》。這是十一世紀下半葉的北宋時代,流淌著西晉王族血脈的名門貴族司馬光,奉宋朝第五代皇帝英宗詔命,花費近二十年歲月撰寫而成,總共兩百九十四卷,從西元前四○三年涵蓋到西元九五九年的編年體史書。之後我還會經常參照到它,接下來都略稱為《通鑑》。

在這裡的「中華」,指的是自古代延續下來的中原文明。當然,太宗是把自己放在中華一邊的。

可是,對於太宗家族的出身,趙翼明快地斷言:

周、隋、唐三代之祖皆出於武川。

也就是說,唐朝,以及前一代的隋朝,全都繼承了北魏的血脈,換言之即是與騎馬遊牧民族緊密相連。鮮卑拓跋的後裔標榜「中華」;透過追溯箇中的來龍去脈,我們正可以看出「中華」成形的過程。

另一方面,「漢族」這個稱呼,則不見於以《史記》為首的歷代王朝正史。在歷代正史當中,也沒有類似「漢族」這樣的表現手法。據神戶大學教授王柯(專攻中國近現代史)的《多民族國家:中國》所言,漢族這個用語是在二十世紀初期辛亥革命以降,對應民族國家理論才初次誕生的詞彙。關於這點,後面我們會再提及。

不過,「漢人」這個稱呼,則是在漢王朝滅亡不久就已出現:

漢代初傳其道(佛教),惟聽西域人得立寺都邑,以奉其神,漢人皆不出家。魏承漢制,亦循前軌(前代之法)。(《晉書》列傳第六五,藝術・佛圖澄)

從這段文字中明顯可以看出,「漢人」指的是「漢朝的人民」。

既然如此,那形成「漢」的核心居民,它又是出自哪裡呢?

在《史記》周本紀中,可以看到從漢朝上溯千年,滅亡殷(商)的周,其部族進入中原時的狀況:

於是古公乃貶戎狄之俗,而營筑城郭室屋,而邑別居之。(《史記》本紀四,周本紀)

周的先祖古公亶父因為被異民族所逼迫,所以率領部族從靠近陝西省與甘肅省交界處的豳(陝西省彬州市)之地,移居到陝西省北部岐山的山麓地帶。古公亶父一族原本也是出身自遊牧民;到了這個地方,他們才將原本的戎狄習俗——遊牧狩獵採集生活轉換為農耕,並且開始定居下來。

在黃河支流渭水的北方、靠近黃土高原中央定居下來的周族,他們居住的土地稱為「周原」,是中國最古老的詩集《詩經》誕生的地方。現今在微微隆起的小山——岐山的山麓地帶,還可以看到宛若往昔,綿延不斷的田園地帶。當時還沒有稻作,作物是以粟、黍、稗等雜穀(五穀)為主。

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;因為察覺到父親想把國家讓給么子季歷,所以長子太伯與次子虞仲往南方出奔,切斷頭髮、在身上刺青,化身成蠻族。太伯成為春秋時代南方之雄——吳國的始祖,季歷則繼承了父親的事業。季歷的兒子就是周文王,文王的兒子則是滅亡殷的武王。周大約是在西元前一○二七年,也就是距今三千年前建國。

殷朝末期,為了打倒昏君紂王,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號召各民族奮起反抗;應周公號召,前來參戰的共有庸、蜀、羌、髳、微、纑、彭、濮八個民族。這些民族聯合在一起,在牧野之戰中擊破了殷的大軍。


苏ICP备16002488号-1